-中国地理
聚合页
首页
手绘西城
多维分类
嘻游记
知识互动
课本旅行
数据地图
野猪,鄂伦春语称“陶日劳合依”,体态外形虽与家猪相似,但嘴尖牙利,鬃毛略硬而粗长,脂肪少些,全身呈黑灰色。因腿较长,比家猪跑得快。野猪分为帮猪、孤猪。帮猪是由老母野猪领着当年的猪崽儿和不满两年的猪组成,少则七八头,多则二三十头,算大帮猪群。孤猪是指长成的离群的大公野猪,孤猪年龄越大,性情就越孤僻、暴烈。
(文字来源:东北网)
每年初冬,是猎获野猪的最好季节,猎人骑着马,领着心爱的猎狗,来到盛产橡子的柞树岗,等待野猪前来吃食,或者到野猪经常活动的地方去寻找。冬季,白雪皑皑的大地犹如铺上洁白的地毯,在野猪经过的地方,留下清晰的踪迹印记,机警的猎人便驱使猎狗做先导,跟踪追赶。此时的野猪肉肥嫩,味道鲜美,可以煮食,做传统的手把肉、炖肉等。
在夏末秋初,孤猪常常下山到河泥里打滚,全身粘上厚厚一层淤泥,然后回到松树林中,将身体在松树上蹭啊蹭的,在厚厚的泥巴外面又粘上一层松树油子,全身呈青铜色,犹如披上坚固的盔甲。孤猪的皮与脂肪中间长有一二指厚的硬茧子,其胸部的茧子又厚又坚硬,它们就是依仗着这层防身的“盔甲”,到配种期和敌手竭力拼杀以争夺到母猪群。所以,猎人在猎取孤猪时警惕性特别高,下手时必须做好充分准备,避免反被孤猪袭击。